|
佛教盂兰盆经全文,盂兰盆节怎么读《佛说盂兰盆经》,又称《盂兰盆经》,梵名Ullambana-sutra,是大乘佛教中的经典之一,主要讲述了目犍连救母的故事,体现了佛教的孝道精神和慈悲情怀。该经书收录于《大正藏》第十六册,由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出,全文约八百余字。供奉网下面就来介绍下佛教盂兰盆经全文,盂兰盆节怎么读。
佛教盂兰盆经全文 盂兰盆经中的“盂兰”是梵语音译,意为“倒悬”,象征着人在苦难中如同被倒挂,急需解救;“盆”则指盛放供品的器皿。因此,《佛说盂兰盆经》可以理解为讲述如何通过供养僧侣来解救处于苦难中的众生,特别是解救已故父母的经典。 二、经书内容 1. 故事背景 经文中描述了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连,因不忍其母在饿鬼道中受苦,故向佛陀请教解救之法。 2. 佛陀指引 佛陀告诉目犍连,须在七月十五日(僧自恣日)准备百味饭食和五果等供品,放入盂兰盆中,供养十方僧众。通过这一功德,可以使其母脱离苦难。 3. 目犍连救母 目犍连按照佛陀的指引,准备供品并供养僧众。最终,其母因此功德而脱离饿鬼道,得以解脱。 4. 佛教教义 通过目犍连救母的故事,《佛说盂兰盆经》强调了佛教的孝道精神、慈悲情怀以及通过供养僧侣来积累功德的重要性。同时,也展示了佛教对于生死、轮回等问题的看法和解释。
《佛说盂兰盆经》全文(部分) (以下为《佛说盂兰盆经》的部分内容,全文较长,此处仅展示部分) “闻如是。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大目犍连始得六通,欲度父母,报乳哺之恩。即以道眼观视世间,见其亡母生饿鬼中,不见饮食,皮骨连立。目连悲哀,即以钵盛饭,往饷其母。母得钵饭,即以左手障钵,右手搏食,食未入口,化成火炭,遂不得食……” (此部分描述了目犍连通过天眼通见其母在饿鬼道中受苦,以及他试图以食物供养母亲但未能成功的情景。) “……佛言:‘汝母罪根深结,非汝一人力所奈何。汝虽孝顺,声动天地、天神地祇、邪魔外道、道士四天王神,亦不能奈何。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。吾今当说救济之法,令一切难皆离忧苦。’……” (此部分描述了佛陀告诉目犍连,其母罪业深重,非一人之力所能解救,需要借助十方僧众的威神之力才能解脱苦难。) 《佛说盂兰盆经》通过目犍连救母的故事,生动地展示了佛教的孝道精神和慈悲情怀。同时,该经书也强调了通过供养僧侣来积累功德的重要性,以及佛教对于生死、轮回等问题的看法和解释。作为大乘佛教中的经典之一,《佛说盂兰盆经》在佛教教义传承和信众修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佛光寺修寺募捐,寺院提供佛事法会、牌位供奉、供灯烧香、佛像开光等服务!加居士微信foguangsi8,闲聊勿扰! |